河润中卫景色新-新华网

河润中卫景色新

2023-12-11 16:50:0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12月11日电 题:河润中卫景色新

  新华社记者李钧德、杨稳玺

  地处河套平原的宁夏中卫市,得黄河水滋润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美名。近年来,中卫市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产业转型,实施创新驱动……黄河两岸,安澜长清、日新月异。

  世代夙愿一朝圆 汩汩清流润旱塬

  开闸,水流喷薄而出,蓄水池渐渐变为一块“碧绿翡翠”。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村民潘文明说:“吃上黄河水,这个多少年日思夜想的期盼,终于实现了。”

  黄河并未流经海原县。海原县位于宁夏中南部山区,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之中的“海”字就指代海原,历史上这里干旱缺水,吃上黄河水,是这里人民世世代代的期盼。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的全线正式通水,让世代夙愿得以实现。

  “以前没有黄河水,我们浇灌都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超采。”西安镇党委书记陈冬子说,引来黄河水不仅将有效改变这一困境,还将让西安镇6万亩水浇地得到更好滋润,为当地优化产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难得机遇。

  “我们还将探索地下水使用生态补偿机制,对主动退出停用机井的地区优先推动水源替换工程,并为退出区域农户免费提供有机肥和地膜。”海原县县委书记佘瑞东说,海原县力争在2030年实现全县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黄河水的高效利用,滋润了中卫的山川大地。如今,无论四季,不管是漫步河岸还是登上山峦,总能在中卫看到勃勃生机。中卫市林草局副局长李创说,近年来中卫市国土森林覆盖率不断扩大,迁徙鸟类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多。“观看候鸟迁徙已成为当地市民冬日出游、亲近自然的重要活动。”

  大漠戈壁写“云天” 传统产业焕新颜

  在得享恩泽的同时,中卫不忘维护母亲河的健康肌体,为节约黄河水,中卫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

  沿河驱车、绕过山峦,戈壁荒滩上,赫然出现一座座现代化工业园区,步入园区厂房,一排排机架闪烁着绿光,海量数据正在这里不断汇聚、衍变,然后再传输到全国各地。

  中卫市根据当地优势条件,发展云计算产业。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马振钧说:“内陆腹地等区位特性确保机房安全,荒山戈壁开发后可提供充沛土地资源,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是机房冷却的天然禀赋,落户的数据企业PUE值低至1.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我们将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国首个‘双节点’城市等成绩上再接再厉。”中卫市市长马洪海说,目前中卫市已建成14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了200多家云计算和配套企业,为美团、小米、小红书等4000多家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服务。

  中卫市的传统产业也在不断焕发新生。2023年中卫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农业倍增行动,大力发展枸杞、牛奶、肉牛(羊)、果蔬等“六特”产业,特色农业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以中宁枸杞为例,中卫市将加快建设中宁国家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新种植枸杞1万亩,建成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创建自治区千亩绿色丰产示范基地10个,枸杞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5%。

  沙水一色星璀璨 文旅新风兴河畔

  中卫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点发力,不断改善域内生态环境。

  “在中卫抬头就能看到璀璨星空,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态文明之美。”中卫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刘资华说,中卫自古就有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情画意,近年来,中卫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星空旅游,星空旅游正成为当地继黄沙、黄河之后的又一文旅名片。

  “真没想到,一个西北内陆城市居然有着如此好的生态环境。”来自深圳市的游客周勇说,以前自己只知道中卫有大漠黄沙,没想到竟然沙水一色、星空璀璨……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别样魅力。

  中卫市还在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近年来,中卫市创新实施以“守护黄河根脉”为主题的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延续中华历史文脉推进工程,统筹推进黄河文化宣传阐释和推广展示、黄河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活化利用、黄河印象品牌打造和推广提升等工作,加大剪纸、刺绣、沙石画、羊皮筏子等非遗制作技艺的传承转化,推出了“丰安渡”黄河古瓷、“微元素”沙石画等“黄河印象”系列文创产品。

  中卫市委书记张利说,中卫市将围绕建设国际沙漠旅游目的地城市这一目标,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完)

【纠错】 责任编辑: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