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把“融”的理念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有形”的理念、“有感”的态度、“有效”的举措培育“灵州石榴红”三项计划工作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行见效。
在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上持续下功夫,搭建“融”的平台,不断焕发“灵州石榴籽”青少年交流品牌新气象。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融入“开学第一课”,培育“同心石榴籽”宣讲品牌,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借助“互联网+教育”标杆示范学校建设,电子班牌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不断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打造纸浆画工作坊、书法室、美术室、致远堂等“石榴籽+”特色活动室,举办“石榴籽齐运动 手拉手同相拥”校园运动会、“籽籽同心”青少年书法大赛等活动350余场次,促进各族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互助共学广泛交流。以青少年交流计划为抓手,优化升级“七彩假期”服务模式,开展“满天星”足球夏令营活动,打造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举办“闽宁少年跨山海 接续铸牢共同体”等各类“红石榴·一家亲”研学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深度交融。
在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上持续出实招,构筑“融”的环境,不断迸发“古韵灵州一家亲”互嵌式社区品牌新动能。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公共设施,建设完整便利的社区生活圈,有效促进社区流动人口及各族居民互帮互助。以共享公共资源为落脚点,打造儿童之家、青少年之家、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多功能用房,促进各族群众在居住空间上融合。将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文化符号有效融入群众文化、文艺汇演、展示展演等活动,开展“湖城之夏˙灵武欢歌”“幸福邻里”等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活动650余场次,持续开展“书香润灵州”等品牌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在文化上交流、情感上交融。拓宽就业服务路径,打造“石榴籽”志愿服务品牌,建成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形成集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为一体化联动产业链,为各民族融入现代化生活提供基础保障,确保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上持续做文章,加大“融”的深度,不断激发“唐韵古城 奇秀灵武”旅游促融品牌新活力。打造“非遗+文创”灵州瓷陶艺研学基地,培育“非遗润童心 文化共传承”品牌,开展“传承非遗 纸上添花”等非遗活动140场次,展现灵武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推出《梦回灵州》《黄河从灵武流过》等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演出76场次,积极探索“铸牢+文旅”融合新路径,推出亲子研学游、夕阳浪漫游等精品旅游线路19条,推动各民族互融共乐。依托“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三大文化阵地资源,开展系列活动,把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创新推出“文管所长说灵武”宣传品牌,宣传灵武历史故事、文旅精品、风物特产的同时,让“会盟之地·团结之城”的创建品牌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