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2月27日电(记者 任玮)记者从宁夏银川市政府获悉,近年来,银川市推进“六权”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更宽领域拓展,创新探索出一批走在全区前列的“六权”改革经验。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六权”交易275宗、金额28亿元。
银川市把“六权”要素作为有机整体,推动用水权改革“节水增效”、土地权改革“盘活增值”、排污权改革“降污增益”、山林权改革“植绿增绿”、用能权改革“控能增产”、碳排放权改革“减碳增汇”。通过建立确权、赋能、定价、入市“四环节”改革闭环,在确权上重点解决底数不清、权属不明问题,做到应确尽确;在赋能上通过价值评估、抵押租赁、绿色信贷等途径,赋予“六权”要素商品属性、市场属性、金融属性;在定价上建立基准价格定盘、市场供求调节、政府储备调控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入市上注重做活一级市场、繁荣二级市场,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为加强“六权”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银川市突出“多权融合”改革,挖掘打造蓝湾生态产业园、宁夏圣友德等29个“多权融合”示范点,为全区提供改革经验;并注重“六权”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盯准短板精准破题,有效解决新增工业企业项目用水指标、山林地矛盾纠纷化解、用能权价格调整系数等难题。
银川市对29项“六权”改革示范点明确主攻方向、细化任务分工、建立动态台账,全力推进试点走深走实。截至目前,18项国家级试点已完成2项,16项正在推进;5项自治区级试点正在推进;6项市级试点已完成3项,另3项正在推进。
为充分激发基层主观能动性,银川市支持县(市)区开展更多“特色改革”“创新动作”。比如,兴庆区建成宁夏首家“零碳工厂”;金凤区盘活润丰村闲置土地资源,为村集体增收万余元;西夏区的农房拆旧建新和贺兰山宿集项目,为全区“交房即交证”及混合用地供应提供有益探索;永宁县闽宁镇率先在全区开展碳达峰乡村试点;贺兰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激活农村“沉睡资产”……一项项具有创新突破、示范引领效应的地方特色改革,有效撬动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同时,银川市建立了经验成果转化机制和典型案例评选机制,总结提炼“六权”改革典型经验案例30项,其中闽宁镇“绿电小镇”案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亮相;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通道在全国率先打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交易实现中西部地区首单;“多权融合”模式、“碳普惠”减排量交易“第一笔”、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第一单”、国有农用地经营权“第一证”、集体林地“第一票”等改革在全区首创。
另外,银川市还搭建了“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资源要素数据全流程在线管理、交易全环节线上服务、过程全链条数字监管、决策全维度分析支撑。通过建立“六权”子数据库,将“六权”数据、线上服务、交易业务、过程监管、信息共享等集于一体,与16个现有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数据共享;建成“一中心四平台”,形成确权到位、权能有效、定价合理、入市有序的交易体系;紧跟市场需求拓展要素资源交易产品,创新推出林票、再生水、挥发性有机物等15个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