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永宁县李俊镇坚持把强农惠农富农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广大农户精耕细作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促农增收动力愈发强劲,广大农民更加富裕,乡村振兴活力持续迸发。
产业培育“联”农。李俊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区域化,推动“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引进玲珑番茄、博洋香瓜、硬质西红柿、优质韭菜等高附加值新型农产品,实施订单农业,从田间地头、冷链物流到市场销售,形成了以优质粮食、冷凉蔬菜、特色瓜菜、设施农业、露地鲜食葡萄为主的“五大产业”。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相继建成李俊镇李庄古光温棚园区建设项目、李俊镇冷凉蔬菜分拣中心建设项目等农业项目,全镇1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超过50万元,5个村达到100万元。带动李俊镇农业产业发展,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91元,增长7.6%。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集群发展“带”农。坚持不懈“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全力推广“塞上香芹之乡”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宁夏福鲜果蔬专业合作社资源和市场优势,瞄准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与7个省市大型蔬菜市场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打造农户直接与外省市场客户交易的平台,形成“订单生产、基地共建、互利共赢”的香芹产业发展模式。配套冷库、分拣车间、制冰车间等,形成了集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为一体的香芹冷链物流产业链,全镇推广种植香芹达5000亩,产值1.5亿元,将农户嵌入产业链各环节,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固定务工和季节性务工10万余人次,增加务工收入1800余万元。
惠农政策“助”农。围绕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与高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防虫害等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8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6次,做好农户素质培育延伸服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实施“导师帮带”乡村振兴人才凝聚计划,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出辐射带动作用,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将“小番茄”等特色优势产业向群众推广,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种植补贴等各类惠农政策补贴1527万元,惠及10880户。2025年,李俊镇已争取乡村振兴衔接项目3个,“一村一年一事”项目17个,涉及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多个方面,总投资1800余万元,打好增收“组合拳”,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