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仅是一座流淌着黄河血脉的城市,更是一片浸润红色基因的热土。从初心馆铮铮誓言,到烈士陵园巍巍丰碑,再到志愿服务者的灼灼初心……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以红色文化为纽带,跨越时空赓续血脉传承。
初心馆里悟初心——沉浸式“党史公开课”
2019年9月,集陈列展览、廉政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利通区初心馆建成开馆。展馆以时间为主轴线,镌刻人民群众的汗水付出,记录了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
2021年5月,初心馆被宁夏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宁夏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同时也成为利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及利通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作为利通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这里为广大党员干部、学校师生提供“红色传承教育、美丽党建示范、互动学习教育”等教育服务。
截至目前,初心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8.2万余人次,切实将红色文化做到了有形、有感。
涝河桥畔祭英烈——行走的“思政实践课”
涝河桥烈士陵园,长眠着1949年解放宁夏时涝河桥战斗中牺牲的135名烈士。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每逢清明节等重大祭奠日,利通区各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广大师生到涝河桥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探寻红色足迹,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利通区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构建起了红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兰花馆中见芬芳——生动的“文明实践课”
在利通区金星镇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的玻璃展柜里,工作笔记、老照片记录着“兰花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吸引并感动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
“志愿服务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学到的宝贵经验融入日常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前来参观的利通区某单位干部马小娟说。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命名的“兰花芬芳”志愿服务品牌,只是利通区志愿服务最耀眼的名片之一。
据了解,目前利通区有志愿者近10万人,同时孵化培育胜利镇“睦邻家”、高闸镇“金土地”、马莲渠乡“新红娘”、金星镇“红管家”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700余支,成为一支维护和谐团结生活不可或缺的力量。
从革命烽火到静好岁月,利通区的红色文化教育链条,正在新时代迸发独特魅力,这种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创新实践,不仅擦亮了“红色利通”的文化名片,更在黄河金岸树起了一座精神灯塔。(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