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创新基层“微治理”民生改善“上大分”-新华网

金凤区:创新基层“微治理”民生改善“上大分”

2025-04-23 18:01:37
来源:银川市委组织部

  从快递小哥化身“移动网格员”,到“红色物业”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从热心退役老兵义务送学到“罐罐茶议事会”化解邻里纠纷……

  在银川市金凤区的大街小巷,“微治理”正悄然推动着城市发展的脉搏。

  近年来,金凤区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探索出一条“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三新力量”融入治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请尽快处理!”在金凤区逸馨苑社区的“小哥随手拍”微信群,外卖骑手成鹏上传了一张照片并附上定位。不到半小时,社区网格员便联系车主移车,隐患迅速消除。“现在送餐路上随手一拍,就能为社区出份力,挺有成就感的。”成鹏笑着说。

  金凤区依托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创新推出“移动网格员”机制,带动200余名骑手兼职“网格助理员”,通过“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反馈评价”闭环机制,累计上报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问题1200余件,解决率达98%。此外,全区设立90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提供饮水、休憩等暖心服务,以“服务换服务”激发治理内生动力。

  逸馨苑社区党委书记王红艳表示:“小哥们熟悉社区每个角落,是天然的‘治理触角’。我们通过‘随手拍’群和积分奖励机制,让他们从‘过路者’变为‘当家人’。”

  “红色物业”提质增效: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在满城北街街道未来城小区,“和为贵”金牌调解室里,居民正围着社区民警、物业经理和业委会成员讨论电动车充电桩增设方案。“以前物业和业主总‘掐架’,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商量,问题解决得更快了!”居民王叔感慨地说。

  福通社区联合“红管家”志愿服务队,为老旧小区增设充电棚32个,解决居民“飞线充电”难题;吉泰润园小区通过“红色物业”引入智能门禁系统,治安案件同比下降70%。

  金凤区以“红色物业”为抓手,构建“社区党委+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的治理模式,涌现出“塞上红管家”等36个服务品牌,培育36个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推动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针对物业费调整、停车难等痛点,通过“板凳会”“罐罐茶”等平台协商解决纠纷300余件,实现“降价不降质”的民生承诺。

  “服务矩阵”温暖民心:从“基本保障”到“品质生活”

  天润府社区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内,刚跳完广场舞的王阿姨和银龄舞蹈队员有说有笑的走进用餐点,“自从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这儿不仅饭菜可口,还有各种健康检测仪器,感觉到‘家’了。”社区还推出“暖心到家”特色服务项目,由专业团队定期为高龄老人、困难群体提供健康检查、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切实满足辖区“家门口养老”的需求。

  景湖社区“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开设公益书法课、剪纸班,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让“一老一小”乐享生活;森林公园社区搭建“阳光公益集市”,为居民提供染发、手机贴膜、小家电维修、磨刀等“家门口”“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金凤区量身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推进日间照料室、食堂运营、幼儿托管等,以公益价格为居民提供中医理疗、兴趣班、就餐、托管等服务,打造全覆盖的“服务矩阵”,切实满足老幼青不同人群需求。目前建立55家社区食堂(老饭桌)、16所“家门口”老年大学,20处金凤悦书房。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金凤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创建,拓展“微治理”场景,推动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与居民“需求清单”精准对接,从居民关注的民生小事入手,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