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宁夏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19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宁夏紧抓粮食和蔬菜两大核心产业,通过各项补贴性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35万亩以上,农业产值同比增长5.6%,达到19.9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48.8万亩,产量34.8万吨,分别增长7%和2.3%,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
贺兰县广银米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建文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优质水稻,每亩拿到耕地补贴80多元,加上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价高出市场价10%,亩均增收近300元。今年,我们还尝试稻渔综合种养,套养螃蟹和小龙虾,亩均利润又增加了500多元。”
在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的同时,宁夏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出台“促销售十二条措施”,举办产销对接活动41场次,发放消费券955万元,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4亿元。元旦和春节期间,仅蔬菜销售额就达3.2亿元。一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49.1万人,同比增长25%,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吴忠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马占宏介绍:“我们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定向技能培训等方式,将4万余名农民分别输送至福建、浙江的电子厂和纺织车间,人均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
“我们将继续抓好‘三夏’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聚焦高标准农田、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工程项目,集中资源力量全力推进。同时深化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经营性收入向加工、流通等领域延伸,全年计划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以上,确保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