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活淤塞 “蒜”中取利 兴庆区“开门教育”解民忧-新华网

巧活淤塞 “蒜”中取利 兴庆区“开门教育”解民忧

2025-07-31 11:34:12
来源:兴庆区委宣传部

  “送孩子上学再也不用和汽车挤道了,真是太好了!”近日,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三合苑小区居民秦女士的感慨,道出了阳澄社区学习教育带来的切实变化。

  一条曾因车辆“见缝插针”而人车混行、险象环生的必经小巷,如今因人行通道安装的U型管实现了人车分离。阳澄社区党委书记马婷婷介绍,这场联合交警、物业的集中清理,填平了坑洼路面,更畅通了民心——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正是兴庆区将学习教育转化为解民忧实绩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兴庆区凤凰北街以“开门教育”为重要引擎,街道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矛盾集中区域“找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座谈恳谈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件,件件“受理即响应、办理即反馈”。一套“党建引领为反应条件、民生需求为反应物”的社区治理新体系加速构建,以“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化解一轮矛盾”的决心,推动作风之变直抵基层末梢。

  “没想到退役这么些年,党和政府还想着我!”掌政镇患癌退役军人杨学宁家属送锦旗时哽咽道。此前,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未纳入本级预算且帮扶办法不多,成为“开门教育”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兴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立行立改,将10万元帮扶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出台专项援助方案,精准摸牌建立困难类型台账。上半年帮扶107人次,发放资金4.7万元。同时,开展“倾心陪伴”活动协调解决烈属物业纠纷、老兵住院床位等事项8件,让尊崇优待落在急需处。

  另一边,在星河街街道横城花园社区,一场村社联动的增收试验悄然结果。社区党支部联合临河镇石坝村,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助民增收的巧思:主动对接剥蒜企业,创新“村(社区)提供场地、居民就近务工、工资日结”合作模式。闲置集体房屋化身车间,家门口就业让妇女、老人让在兼顾家庭事务的同时实现就业;日结工资则像定心丸,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7月25日以来短短几天,很快吸引了周边居民踊跃加入,既省了企业找地儿成本,又鼓了居民的钱袋子,一举两得。”社区书记崔文涛表示。

  从人车争道的巷口到飘散蒜香的“共富工坊”,兴庆区以“开门”姿态问需于民,用硬招实招疏通民生堵点。当作风建设的答卷写进畅通的非机动车道、写进老兵紧握锦旗的双手、写进居民日结工资的笑容,学习教育的深度,便真正转化为民生的温度。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